产品展示
中国周边被潜艇包围?美国改变打法,水下狼群才是最大威胁!
2025-07-25
就在无数军迷为中国海军水面舰艇质量齐升而欢欣鼓舞之时,不经意间,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等国联合起来,已经开始在中国周边编织起一个“先进潜艇包围圈”,把在亚太地区的主要战斗力从水面的航母舰队,转移到水下的潜艇狼群。
距离我们最近的“狼群”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的24艘先进柴电潜艇。目前包括有8艘“亲潮”级、12艘苍龙级、4艘大鲸级。未来日本海自计划扩充到26艘先进柴电潜艇,即再建造4艘大鲸级潜艇、并退役部分建造时间较早的亲潮级潜艇。目前海自比较先进的潜艇,就是排水量2950吨的苍龙级和排水量3000多吨的大鲸级,这两种潜艇都属于斯特林机AIP动力潜艇。
其中苍龙级使用铅酸电池组,可以5节的巡航速度,在水下连续潜航400多个小时、2000多海里距离,号称是“常规动力的核潜艇”,具备长时间的水下潜航作战能力。但是由于铅酸电池容量有限,因此在潜行时,苍龙级无法以高航速持续航行,只能以5节航速航行。而大鲸级就不同了,他同苍龙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使用了锂电池组,能量密度是铅酸电池组的3倍,同时搭配了2台高功率的川崎12V 25/31柴油发动机,能够使用20节航速在水下高速潜航3个多小时,或使用8节航速连续潜航2000多海里;持续潜航的速度比苍龙级更快、快速潜航的续航时间是苍龙级的3倍。
因此,大鲸级潜艇的战斗力已经十分接近核潜艇,有人认为其战斗力已经和法国的“红宝石”级攻击核潜艇相似。所以,别看日本海自没有核潜艇,但是大鲸级潜艇的技术十分先进,甚至还配备有强大的声呐和攻击武器,诸如基于光纤阵列技术的ZQQ-8声呐系统,综合传感器、指挥控制和武器交战系统等,拥有6具533毫米HU-606鱼雷发射管,能够发射日本的18式和89式鱼雷,还可以发射UGM-84“鱼叉”Block 2型潜射反舰导弹,射程达到220公里。预计全部8艘大鲸级,将会在2031年前全部服役。
其次,澳大利亚海军也打算构建“核潜艇舰队”。根据澳大利亚、英国、美国于2021年9月15日建立的奥库斯联盟(AUKUS)协议,美国和英国将会帮助澳大利亚获得核潜艇能力。据悉,美国将会在2030年代初期,向澳大利亚提供3艘弗吉尼亚 BLOCK 4型核潜艇,这些核潜艇将会搭载12枚战斧式巡航导弹,具备发射美国最新研发的LRASM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常规洲际导弹的能力,排水量高达7800吨,水下最大航速28-34节,最大自持力90天,作战潜深244米,最大潜深(极限)450-500米。
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算是目前世界上战斗力排名第二位的攻击核潜艇,第一是俄罗斯的“亚森”级。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最大的特点在于“融合性”,除了能够像一般攻击核潜艇一样使用鱼雷、声呐等进行水下缠斗之外,它还可以携带12枚战术战斧巡航导弹实施纵深远程攻击。当然,美国改进型的弗吉尼亚BLOCK5型核潜艇,甚至可以携带40枚巡航导弹,但是澳大利亚购买的应该是BLOCK 4型。总的来看,澳大利亚如果获得了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,其水下舰队就拥有了和航母、巡洋舰并肩的一等舰--即核潜艇,对亚太地区的威慑力大大增强。
最后就是美国海军了。根据美国海军最新的2025年版未来30年造舰计划,美国打算在未来30年建造59艘新型攻击核潜艇。包括9艘携带VPM巡航导弹舱段的弗吉尼亚 BLOCK 5型攻击核潜艇、36艘弗吉尼亚 BLOCK 4型攻击核潜艇、14艘下一代SSNX攻击核潜艇。如果这一计划能够落实,届时抛去已经退役的24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,美国海军将会保有69艘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(现役24艘、新建45艘)、14艘下一代SSNX攻击核潜艇,共计在2055年左右配备83艘攻击核潜艇,规模惊人。
总而言之,亚太地区的水下十分拥挤,美国正在着力构建一个活跃于第一、二岛链之间的多国水下狼群,这对我国海军构成了明显的水下威胁。如果说从70年代到今天,中国海军的舰艇主要解决防空和反舰作战能力,那么未来30年,就应该把战斗力重点向反潜转移了。一方面,中国的驱护舰应该普遍配备拖曳式变深、阵列声呐;另一方面,中国的航母等载机舰也应该迅速扩充更大、续航力更久、挂载能力更强的反潜直升机,如直-20反潜机;最后,中国的攻击核潜艇发展,也应该继续加快,传统的093及其改进型核潜艇,已经不能够满足未来军事斗争的技术、规模需求,必须要迅速的扩充下一代攻击核潜艇的技术和规模。
在卫星、无人机满天飞的未来,看不见的水下战场,或将决定海战的命运和格局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