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悦康药业业绩暴跌,三费激增,基金经理加仓
2025-09-01
谁又能想到,这年头医药公司也会玩儿滑铁卢,翻车起来眼都不眨一下吧。
悦康药业这回,给市场投了颗“深水炸弹”。
咱从头捋一捋,这家号称主营研发加营销的药企,财报一出来,净利润同比直接狂跌183.36%,别误会,不是小数点后面的事儿,这是真·跳水——几乎把去年的挣的钱全送回去了,还倒贴一截。
营业总收入也跟着猛降,跌了将近一半,11.67亿元,反正比之前瘦了好几圈。
归母净利润-9882万,说白了就是亏大了。
一看单季度,更扎心,第二季度净利润直接做“跳伞运动”:-4955万,同比塌了200.63%,反复横跳都没这么刺激。
这还只是个开胃小菜,具体指标细扒才更精彩——
毛利率:49.57%,同比少了15个百分点,毛利缩水这速度有点猛,净利率踩到负数地带,-8.75%,这不是简单差,是彻底反转,往深坑直线滑行。
销售费用、管理费用、财务费用总计4.59亿,三费一合计,占营收近四成,这力度简直像“吃掉”大半盘菜,亏损也就不奇怪了。
每股净资产逐年缩水,跌去了2.62%,现金流也不乐观,直接是负的,每股收益从正转负,惨到家。当然,跌幅都是百分之一百多,仿佛在跟体操冠军较劲,看谁转得快。
让人迷惑的点可不是一点,悦康药业到底咋了?
公司以研发、营销为驱动,据说ROIC(资本回报率)换算下来仅3.02%,往年还能能上两位数,中位数ROIC是14.49%(这还算有点优势),可去年就掉到底,3.02%,这资本回报真不敢恭维。
净利率也是从3.21%直线滑落,这速度像夏日暴雨说来就来,一点征兆都没有。
公司财报历史也说得明白,上市不到十年,参考意义还留点悬念,时间并不长,数据要慢慢熬出味道。
但问题是,这短短几年业绩好坏能看出管理层有没有本事,市场到底有没有给面子。
悬念摊在这儿:悦康药业到底出了啥状况?
咱不是八卦小编,只能拿数据说话。
营业总收入暴跌,净利润直接负增长,这说明主营业务突然掉链子了?
还是营销费用一冲动把利润全“喝掉了”?
其实三费合计创纪录,高达总营收的39%+,这简直是支出有如跑车加油,油门踩碎了不回头。
还有毛利率大减,按理说药企只要产品线稳、研发有突破,毛利率该稳得住,这回咋直接瘦了?
是原材料涨价?新产品没跟上?还是核心技术被卡了脖子?
市场一片喧嚣,但公司公告里没明说,只能猜,或许就是竞争太激烈,抑或自己的产品没啥护城河,被同行卷得太狠。
更让人皱眉:每股现金流为负,说明公司不仅没赚到钱,还要倒搭运营,压力不小。
现金流一但告急,企业生存都得捏把汗,别说投资新产品研发,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自己”,可修行代价太大,有时候还真扛不住。
业内分析工具也玩儿个提醒:应收账款/利润都快到400%,这不是一般的拖欠,是彻底“白扔”利润出去,收钱难收回来打水漂。
药企这行业,账期长是常事,可拖着不回款,回头还得自己垫钱,压力山大不为过。
咱再回头扒一下市场预期,分析师们倒是挺乐观,明年预估悦康药业能挣5000多万,每股收益0.12,能否像玄幻小说“逆转人生”还得看市场脸色,毕竟分析师有时也会双标,吹多了自己都信了。
另外,明星基金经理栾江伟还加仓了这公司,说明机构没全部失望,但问题来了,他们是真看好还是“被动忍着”等反弹?
基金经理总规模33亿,行业经验有9年,可就算是老手,也不是没踩过坑,高位就敢冲,低位就能留,市场永远都有小概率事件。
再看最大持股基金富国精准医疗A,45亿的体量,近一年增长59%,个人忍不住赞叹“牛气冲天”,但别忘了本身医药行业波动性大,说涨能飞,说跌能躺,净值随时都能来个自由落体。
悦康药业这业绩双降,跟基金的强劲业绩是否能形成对冲,或者说再撑一下?反正市场说了算,炒股别光看表面,谁能一直“抡大锤”不迷糊?
摆事实、讲道理,悦康药业主要还是业绩结构出问题。
产品附加值不高、利润贡献薄弱,尤其在研发型药企赛道,研发得花大钱,营销得比别人“卷”,三费压着利润盘,毛利又被稀释,就算市场不炸,公司也玩得辛苦。
这一切综合来看,公司既没能通过新产品打出差异化,也没减少成本压力,销售费用连年高居不下,可以说是“左手抓研发,右手掏腰包”,中间资金链稍紧就容易崴脚。
每个季度都在亏,ROIC掉到个位数,归母净利润大面积负,如此的财报,市场怎么看?
要知道医药市场不是暴利加持,随便一个新规政策出台,利润都得重新分配。
悦康药业这种盈利包袱,未来怎么扭转,要靠公司自己发力,也要看行业环境能不能松一口气。
有一点很扎心——公司上市时间不长,业绩在资本市场没真正坐稳,说白了还没撑到成为“千年老妖”,面对市场上的激烈厮杀,自保能力略显吃力。
短期内,三费高占比没能变现成业绩突破,毛利持续缩水,现金流负增长,市场信心自然提不起来。
如果公司在研发上没加重大投入,产品线没有创新,收入端就只能靠营销硬推,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,恶性循环下去怎么收场?
说句狠点的,这波业绩暴跌,既是公司内在运营失衡的体现,也是整个医药行业竞争压力现场翻译。
你看同行产品上新速度堪比坐火箭,悦康若没跟上节奏,市场自然失去兴趣,资金也会“用脚投票”,能不能逆转就看后面有没有杀手锏。
基金经理加仓,短线可能是信号,长线还得看后续经营数据,要是公司这一季财报还没起色,下季度再来个“大冲击”,明星基金那点底气说不定也挡不住波动。
毕竟基金自己业绩飙升未必全赖悦康,医药股和市场热点本身风水轮流转,扛多久没人说得准。
悦康药业本身财务结构不算稳健,ROIC的年代中位数惹人怀念,可现如今就剩个糊涂账,三费高挂,毛利变瘦,净利润成负,一不小心还成了同行反面教材。
对持股机构来说也是压力,万一板块风向一变,业绩和估值都得重新拉清单。
当然市场永远有奇迹,医药研发只要有突破,或者公司在营销管控上突然醒悟,少花点冤枉钱,利润随时有可能反弹,但目前来看只属于“下一集预告”,等着揭晓。
这波数据暴跌就像片尾字幕:“敬请期待”。
投资者估计也不敢大意,毕竟业绩变化太快,谁能保证下季度不再滑坡?
本质上说,悦康药业要摆脱困境,需要从源头把产品附加值拉高,研发得有点真货,营销能降就降,不然财报还得继续写悲剧。
现金流、净资产、利润率这些硬指标,如果不能拽回来,市场信心也只能“靠边站”。
行业变局,政策调控,还得时时刻刻紧跟形势,自己不创新,别人一抄作业就超车,公司就要掉队。
消费者在用药时瞄着性价比不说,机构投资还盯着业绩兑现,要哪家都想“两头讨好”,压力是真不小。
总体说来,悦康药业这份2025年中报点燃了市场讨论热度,不止一波机构在观望,普通投资者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,防止踩雷。
如果你是长期关注医药行业的老铁,你觉得悦康药业还能“守得云开见月明”吗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,说说自己怎么看医药股的未来风向。
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,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