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
郑介民是小角色,蒋经国地位排不进前十,吴敬中的同学有多厉害?
2025-07-12
吴敬中在历史上实有其人,乃保密局天津站站长(本名吴景中,但广为人知的是吴敬中,特工之名真假难辨)。其言论非虚:他与郑介民同为莫斯科中山大学校友,若真诛杀陆桥山,郑介民亦难抉择,岂会因小人物而与旧友决裂?
在郑介民这位“国防部次长”的视野中,陆桥山微不足道。而相较于他自身及余乐醒(军统特训班副主任,曾为戴笠副手),亦不过尔尔。吴敬中的同窗里,方为真大腕,就连老蒋的继承人小蒋,亦难入其列,仅为省级干部。其同学中,国之栋梁、副国级者,远超十人。
小蒋之父身为黄埔军校校长,未遣长子步其后尘,反令其远离温暖南国,远赴北纬55°以北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,此举足见该校声望之显赫。
欲踏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之门,昔日挑战重重。首关需至国民党中央党部,填表后由招生委员以目审筛选,容貌不端者即遭淘汰。次为笔试,于广东大学礼堂展开;终为口试,委员主考,试题聚焦于时事政治。
莫斯科中山大学开启招生,令黄埔军校顿时黯然失色,众多黄埔毕业生争相报名以求深造。鉴于此,蒋介石果断颁布禁令:黄埔一期、二期学子,严禁报考。
老蒋颁发此严厉命令背后藏着无奈:黄埔军校首批及第二批学员临近结业,他迫切需求这批年轻军官,来应对广东境内那些各自为政、手握重兵的地方割据势力。
当年,蒋经国能入读莫斯科中山大学,实则是得益于其父的影响力。他无需历经三重考试关卡。1925年,300名新生中,广州占180席,上海与京津各50席,而他名列鲍罗廷特别推荐的二十人之首。
细数之下,不难发现我方阵营中,诸如董必武、林伯渠、徐特立、何叔衡、王明、博古等名字耳熟能详。而蒋方则有蒋经国及康泽、贺衷寒、郑介民等人,还有冯玉祥的子女冯洪国、冯弗能、冯弗伐,邵力子之子志刚,于右任亲属秀芝、屈武,以及邓演达之弟明秋,李宗仁亲属宗义、允成。
于《莫斯科中山大学与中国革命的轨迹》、《壮志未酬:陈原道烈士生平》等历史文献中,频繁提及的非仅限于王明、博古等数位人物,邓小平、杨尚昆、刘伯承、叶剑英等一众耳熟能详之名,皆将镌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光辉史册。
苏联档案载明,莫斯科中山大学经费超千万卢布,且特批稀缺外汇供学子返乡省亲,苏联政府倾其所能,确保学府运作与学生生活无忧。
坐落于莫斯科沃尔洪卡街16号的莫斯科中山大学,革命浪潮前乃贵族府邸,其宏伟大厅变身校园礼堂,其余空间重塑为教室、研读室与宿舍,花园、健身区及运动场亦焕然一新,堪称往昔时代之顶尖学府。
中山大学的中国学子餐饮颇为丰盛,每逢周二、周六晚餐尤为讲究,周六特供蛋炒饭与火腿肠。学子们每月尚能领取25卢布补助(当时汇率众说纷纭,但卢布美元皆贵重,如斯大林月薪225卢布,而美国人均年收入仅二三百美元)。
除了白面包与稀缺水果,中国学子享受着超越苏联教师的福利,依季节更迭获赠西装、外套、皮鞋及冬装等,假期则安排冬夏令营或各地观光。出行时,电车票由校方供应,火车出行仅凭中山大学证件即可免费乘坐。
在与年轻六岁的小蒋交谈之际,邓公旁若无吴敬中,令他难以插足,故而吴敬中仅能以一名不尽责的少将站长身份自处。天津解放前夕,他弃岗潜逃,反被毛人凤拘捕,最终得小蒋斡旋方得解脱。
鸢随龙凤翱翔天际远,士伴英才德自彰。老吴于老蒋挑起内战时怠于其事,这或许源于他莫斯科中山学府的海外研习:两股力量相争,何若并肩共筑美好河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