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从十年“正常”到癌症晚期,曾自曝行业乱象的爱康国宾陷信任危机
2025-07-29
近日,知名体检机构爱康国宾被卷入一场舆论风暴。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女士十年体检无大碍,一朝确诊癌晚期的经历,将爱康国宾一度推上风口浪尖。
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指出:“张晓玲事件再次把民营体检‘规模扩张—质量稀释’的矛盾推至台前。医学确有不确定性,但十年间没有任何风险提示,更大概率是流程缺陷而非技术瓶颈。爱康国宾若不能借此彻底重构质控体系,不仅自身品牌将持续失血,也会拖累整个民营体检行业的公信力。”
十年体检无碍后却患癌晚期
据悉,张晓玲作为北京律协会员,多年来享有律协提供的体检福利。自2013年起的十年间,她选择爱康国宾北京分院作为固定体检机构。
据新黄河等媒体报道(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837960934992186087&wfr=spider&for=pc)显示,2022年前体检报告年年报告显示双肾“未见明显异常”;2023年仅提示右肾“钙化灶”,医生口头告知“就像手指破皮结疤,无需处理”。
然而,2024年,命运却给了她沉重一击。因腰部疼痛,她前往其他体检机构检查,腹部彩色超声发现右肾异常,进一步检查后,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确诊为“右肾透明细胞癌”,并接受了右肾摘除手术。
术后身体仍未好转,2025年2月在国外医院检查时,被诊断为“肾癌骨转移”且已到晚期。
更令人痛心的是,张晓玲咨询多位专家后,她得知肾癌和骨转移并非短时间形成,若早期发现,病情本不至于如此严重。
这让她对爱康国宾的体检结果产生强烈怀疑,认为其存在“误检、漏检”,甚至是“假体检”的可能。
2025年7月4日,张晓玲向爱康国宾发出律师函,要求提供历年血液检测标本、技术合法性证明和检验人员资质证明等,然而截至7月14日,她未收到任何答复。
虽然张晓玲于7月15日收到爱康国宾致电,但因当时不方便,要求对方在下午16时以后再联系,但她此后并未再接到对方的电话,且回拨对方的电话也显示为“空号”。
面对质疑,爱康国宾在2025年7月17日、7月18日发布声明称,首次承认在2023年张晓玲的体检报告中曾提示“右肾钙化灶,左肾错构瘤可能”,但强调该描述与癌症风险无直接关联,并表示将核查历年体检档案,委托第三方机构论证责任归属,承诺若认定有责绝不逃避。
爱康国宾还援引国际研究称,肾透明细胞癌年均增长有一定范围,张晓玲2024年检出的肿瘤大小符合从无法检测到可检测的生长规律,癌症完全可能在一年内迅速发展。
对于张晓玲重点质疑的癌胚抗原(CEA)指标,爱康国宾依据2022版《肾细胞癌诊疗指南》反驳,称CEA与肾细胞癌无公认关联性,不能作为肾癌风险评估依据。
但这一解释未能让张晓玲满意,她坚称当年爱康国宾告知其肾脏状况正常,无需担忧。双方各执一词,矛盾焦点集中在爱康国宾是否尽到应有的检测和告知义务,以及其体检流程和技术的可靠性。
对此,柏文喜认为:“从技术层面看,肾癌早期缺乏特异血清标志物,超声对<3cm病灶的灵敏度约60-80%,存在一定客观局限。但这件事件还是暴露出爱康国宾在质控流程上的典型漏洞。”
柏文喜指出:“在内部质控方面,同一患者10年影像资料未见任何提示,既未见可疑占位,也未提示‘钙化灶需随访’,不符合《健康体检超声规范》‘发现回声异常须描述并给出建议’的要求;报告解读方面,2023年曾提示‘右肾钙化灶’,但工作人员口头解释为‘正常’,未见书面随访建议,说明二次复核机制缺位。”
自曝乱象的“子弹”反而击中自己?
爱康国宾是中国知名的健康管理集团,最早可追溯至2004年2月,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硕士张黎刚创建的爱康网,这是一家国内的健康全管理服务机构。
2014年4月9日,爱康国宾集团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;2015年。爱康国宾宣布私有化。
虽然爱康国宾是一家成立20余年的老牌机构,但事实上,上述张晓玲事件并非孤立个案。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与“爱康国宾”相关的投诉量高达1300余条,其商家旗下的投诉也高达1221条。
2025年7月11日,有消费者投诉爱康国宾爱康齿科在不专业的口腔检查后推销我补牙,在可能误诊的情况下过度医疗。
据该消费者称:“本人6月30日上午在爱康国宾(广州分院)进行体检,其中有一项是口腔检查。当天为我口腔检查的黄医生,经过粗糙检查的几秒钟,就说我有蛀牙,全程没有任何工具,甚至都没有询问牙齿痛不痛,仅凭肉眼观察就判断。我后来去三甲医院问过医生,一般都至少要用探针辅助检查,单凭眼睛看是不足以做出诊断的。”
但彼时,该消费者由于遭到各种优惠介绍以及医生劝说,在爱康国宾齿科进行补牙4颗,但事后该消费者回忆表示爱康国宾从检查到补牙过程中甚至补牙后,许多地方均存在不规范和不负责任的行为。(详细内容如图所示)
随后在7月11日该消费者投诉:“因为爱康国宾和爱康齿科对我的草率诊断和治疗,导致我的牙齿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伤,我要求他们对该行为进行道歉,全额退还补牙费用,并对后续可能出现的因此次医疗行为而引发的治疗费用进行赔偿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7月15日爱康国宾申请完成投诉,但该消费者却于7月19日补充投诉称:“沟通无果,爱康不仅不承认在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,而且要求我签协议放弃今后一切追究的权利才能退款。”
诸如此类的投诉不在少数,其他大量投诉也指向“体检报告不准确”“误诊漏诊”“检查敷衍”等问题。
值得一提的是,曾在2018年,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曾在公开场合“枪指”体检行业乱象:“行业里边也有真体检、假体检。也有我们一些同行,抽了血做都不做,把血倒掉了,直接给结果。为什么混得过去呢?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。”
彼时,爱康国宾作为行业领军者,这番自曝虽引起轩然大波,但也被视为其与行业不良现象划清界限、树立正面形象的举动,但其当时揭露行业乱象的“子弹”,反而击中了4年后的自己。
对此,柏文喜表示:“爱康国宾口腔、医美等新业务线正处扩张期,负面舆情会拉低整体品牌溢价,抬高获客成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