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现身救护车,马龙送医原因揭露,并非受伤,王励勤或不该犯错
2025-07-30
国乒传奇马龙在西藏推广奥运时突发意外! 救护车紧急接送的画面疯传网络。 真相曝光:36岁的龙队因高原缺氧送医吸氧,并非比赛旧伤复发。 有媒体直指国乒管理层"用人不当"本该被保护的老将,为何被派往高海拔地区连轴工作?
背后竟暗藏国乒青黄不接的残酷现实:一边是马龙们透支身体扛起推广重任,一边是新秀屡战屡败。 王励勤被推上风口浪尖:这样的安排,真的不该!
马龙这次进藏是带着重要任务的。 作为巴黎奥运会宣讲团成员,他和团队深入西藏推广乒乓球运动。 现场视频里,他教小朋友打球时耐心蹲下示范,和藏族同胞跳锅庄舞笑容满面,甚至调皮追问"小孩哥考试多少分",亲和力拉满的画面一度刷屏。 可谁都没想到,这样温暖的行程会以救护车收场。
从当地媒体曝光的照片看,救护车里的马龙戴着吸氧面罩,脸色发白但意识清醒。 医护人员全程监测他的血氧饱和度,并进行静脉输液治疗。
知情人士透露,他当时出现严重头痛、呼吸急促症状,典型的急性高原反应。 这和他连续三天的高强度活动直接相关:白天指导青少年训练、出席宣讲会,晚上参加文化交流,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。
同行的其他项目运动员也有轻微不适,但像他这样需要紧急送医的实属罕见。运动医学专家分析指出,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心肺功能会逐步退化,加上长期高强度训练遗留的机体损耗,面对高海拔环境比普通人更脆弱。 马龙2023年刚结束职业生涯,身体仍处于调整期,突然进驻3650米的拉萨本就存在风险。
高原急救医生强调,这种情况必须立即终止活动:"吸氧只是基础治疗,关键是绝对卧床避免脑水肿。 很多患者以为吃点止痛片就行,结果延误治疗导致肺水肿。 "而马龙就医后暂缓了后续行程,主办方在宣讲会现场增设了4台医用制氧机。
争议焦点迅速转向活动安排方中国乒协。 有现场工作人员透露,此次代表团中还有更年轻的现役球员,但乒乓球推广环节几乎全由马龙担纲。 网友翻出王励勤年初的发言:"马龙这样的功勋运动员,要用好他们的社会影响力。"如今看来,这番"重用"却藏着隐患。
就在马龙送医的同一天,WTT突尼斯挑战赛传出噩耗:国乒16名参赛队员中15人遭淘汰,仅林诗栋闯入八强。 反观日本队,15岁小将张本美和横扫欧洲名将夺冠。 这已是国乒青年军7月第三次"团灭",此前澳门世界杯男单丢冠更是震动乒坛。
王励勤接棒刘国梁主政后,一直试图平衡新老交替。
马龙退役时他公开承诺"不会过度消耗老将",但现实却是:商业活动仍高度依赖明星球员。
巴黎奥运赞助合作激增,仅6月就有8场商业推广需主力背书。 当打之年的樊振东因备战缺席,压力自然落到马龙身上。
日本乒协每年输送近百名青少年参加国际赛事,17岁的松岛辉空已稳居主力层。 而国乒U18队员今年国际赛事参与量不足日本同龄选手三分之一。 一位青训教练匿名吐槽:"好苗子都在打国内巡回赛,打一百场省内比赛不如一场国际历练。 "
前国乒主教练王皓在解说时无意点破关键:"马龙本应在调整期循序渐进适应活动强度,突然转为高原暴晒环境,身体的落差比普通人大得多。 "而西藏活动筹备信息显示,后勤预案里竟未提及高原健康筛查,随队医护还是从当地医院临时抽调。
事件发酵后,网友对比了其他项目的安排。 中国跳水队上月赴青海训练时,全队提前两周进驻西宁阶梯适应,00后全红婵等高敏系选手全程配备便携式制氧仪。 而乒协推广活动从昆明直飞拉萨,中间毫无缓冲期。
早在2019年,国羽名将林丹在拉萨参加活动时严重高反呕吐的新闻就上过热搜。 评论区有乒乓球迷直言:"王励勤作为亲历者,不该犯同样的错! "当年林丹活动的带队负责人,正是时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的王励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