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越南街头出现短腿重炮,俄制老炮扛大梁,呆萌却不能打?
2025-08-27
河内街头堵车,堵出了越南军工的底牌。
一辆炮管短得像被砍了一截的钢铁巨兽,慢悠悠碾过闹市,车头圆润得像卡通玩具。
可它扛的152毫米巨炮,能把17公里外炸成火海——前提是你得把它推到敌人眼皮底下,跟无人机玩命赛跑。
炮管短过卡车头? 战场活靶子实锤
越南军迷的手机镜头里,这门代号PTH-152的车载炮正挪向靶场。
车头印着Viettel的蓝标,活像电信营业厅的广告车。
可炮塔后那根矮胖炮管,彻底暴露了它的本质:苏联冷战老炮D-20的魔改版。
俄式底盘套越南壳,装甲驾驶舱藏玄机
卡玛兹重卡的骨架,硬生生塞进双排装甲舱。
俄罗斯卡玛兹63501卡车原本是单排座农用车,越南人给它焊上第二排座椅,裹上钢板。
炮班6人挤在里面,听着柴油机轰鸣冲向阵地。
河内郊外的俄越合资工厂,正批量生产这种“混血底盘”。
射程24公里已是极限? 无人机盯死你
D-20炮的34倍径身管,打普通炮弹飞17公里。
就算换上火箭增程弹,也只能摸到24公里边缘。
现代战场上,中国PCL-181卡车炮用复合弹能打50公里,俄军2S43“锦葵”同样甩出50公里+。
越南这门炮要打纵深目标,得钻进敌方10公里死亡区。
老炮库存压箱底,不打光怎么换装
越军仓库里堆满苏制152毫米炮弹。
M46型130炮射程更远,但口径早被时代抛弃;美军遗留的M114式155炮更老掉牙。
新炮用D-20,纯粹为清库存。
越南国防预算有限,今年刚花2.52亿美元买韩国K-9火炮,自家研发只能抠搜过日子。
天线比炮管更显眼,数字战勉强挽尊
炮塔顶竖起数据链天线,像根避雷针。
Viettel把看家本领塞进火控系统:无人机回传坐标,炮管自动调向,打完三发就踩油门逃命。
可炮闩旁留着人工装填口,四个炮兵搬70斤炮弹,射速卡在4发/分钟。
国庆展台C位出道,实战价值存疑
胡志明市展览中心,PTH-152披着数码迷彩亮相。
34吨重的钢铁怪兽,公路飙到70公里/小时,引得市民争拍“胡志明大炮”。
但开炮演示? 没敢秀。
隔壁展台的俄制2S3自行火炮锈迹斑斑,越军主力还在用这些1970年代老古董。
铆接炮塔露粗粝,重工业短板戳心
凑近看,焊接缝像蜈蚣爬满炮塔。
装甲板铆钉外露,防弹性能打问号。
Viettel工程师精通5G芯片,却造不出一根长炮管。
冶金技术卡脖子,52倍径155毫米炮管? 梦里才有。
当越南士兵蜷缩在装甲驾驶室里,听着无人机在头顶嗡鸣。
他们真敢把这台“萌凶”战车,开进火箭弹覆盖的十公里生死线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