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九旬日本退伍老兵还想打中国?记者追问原因,他脱口而出3句话,让人愤怒

2025-08-27

网上又刷到一些老新闻,关于日本那些二战退伍老兵的采访。说实话,看到这些东西总觉得心里堵得慌,尤其是看到一个叫松本的91岁老家伙,在镜头前大放厥词,说如果中日再打起来,他还想上阵打中国。这话听着就气人,毕竟那场战争过去快80年了,日本投降都1945年的事儿,可有些人脑子里还停留在军国主义那套老黄历上。

松本这人不是个例,日本媒体偶尔会挖出这类老兵采访,目的可能是想提醒大家,战争的阴影还没完全散去。松本出生在上世纪30年代,早年当兵,参加过侵华战争,战后混得挺惨,现在九十多岁了,还住在东京一个普通公寓里。记者问他为啥这么执着,他倒是不含糊,给出了三个理由。这些理由听起来荒唐,但仔细想想,暴露了日本社会一些深层问题。

先说第一个理由,松本提到了对天皇的信仰。他说他们那辈人把天皇当成神明,命令就是绝对的,出征前天皇下诏书,希望他们赢得所谓圣战。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时,松本的部队被派到华北,参与过几次战役。他觉得战败是因为没守护好这个信仰,所以如果再有机会,他愿意冲在前头。这话听着像老顽固,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就是这么洗脑的,从小灌输大和民族优越论,把中国人贬低成需要改造的对象。

战后日本宪法改了,天皇成了象征性存在,可松本这类人没转过弯来。历史上,日本军队在侵华期间犯下不少罪行,比如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大规模屠杀,国际法庭后来判了20多万到30万中国人遇难,日本士兵当时执行的就是天皇命令下的扩张政策。松本没提这些,只顾着他的信仰,这反映出日本教育在历史问题上模糊处理,很多老兵到死都不承认侵略事实。

第二个理由更接地气,松本说怀念战争刚开始时那种风光。出征时,日本国内民众把他们当英雄看,走到哪儿都有人敬佩眼神,高工资高补贴,社会地位顶尖。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本军队一度势头猛,可1945年投降后,一切变了样。军队解散,松本失业,很多人像他一样沿街乞讨,家庭勉强维持。街坊邻里还歧视他们,说前线贪生怕死导致失败。战后日本在美国占领下重建经济,失业军人日子苦,很多人转行做苦力。

松本后来找了零工,勉强过活。这落差大,让他产生偏执,总觉得打中国能找回那份荣耀。其实这暴露了日本社会转型的阵痛,军国主义时代军人高人一等,战败后成了累赘。类似老兵不少,2022年有报道说一些退伍军人聚会,还在回忆战场风光,忽略了给亚洲带来的灾难。

第三个理由听着最可气,松本坚称如果不是美国1945年扔原子弹,中国根本不是日本对手。他忽略了实际战局,从1943年起,日本在太平洋就节节败退,中国战场上抗日军队也组织了多次反攻。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,日本本土被轰炸,原子弹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。可松本这类人活在自编的谎言里,不肯面对现实。

日本历史学家研究过,二战末期日本资源枯竭,军队补给跟不上,中国军队在美援下实力增强。松本的观点在日本右翼圈子常见,他们总说日本是受害者,强调广岛长崎,却淡化南京大屠杀或731部队的细菌战。731部队在哈尔滨做活人实验,受害者上千,2024年8月清水英男这个老兵去罪证陈列馆指认罪行,承认了这些事实。可松本不这么想,他代表了那部分顽固派。

这些老兵的采访不是孤立的,日本社会军国主义残留根深蒂固。战后日本宪法第九条禁止战争,可右翼势力总想改,2014年安倍晋三推集体自卫权,2022年岸田文雄增加军费。松本的言论在日本网上偶尔被转载,引发争议,有些年轻人支持,说要警惕中国崛起。

实际上,日本媒体报道这类老兵时,往往带点警示意味,但也暴露了教育问题。日本教科书淡化侵略历史,称进军亚洲为进出,南京事件只提几行。2023年一份调查显示,日本年轻人对二战了解浅薄,很多不知南京大屠杀细节。这让松本这类观点有生存空间。

不过,也不是所有老兵都像松本这样。有的开始反思,2014年11月,三谷翔这个95岁老兵接受中国媒体采访,承认参与攻占南京,觉得日军暴行耻辱。他批评安倍否认历史,还说想找安倍干一架。三谷翔手持南京旧照,向受害者致歉,用余生维护真相。

清水英男是731部队成员,2024年8月来华,到哈尔滨陈列馆指认展品,道歉忏悔。这些人不多,但代表了另一面。他们仅代表个人,日本政府继续掩饰。2025年是战败80周年,日本官方声明回避责任,国际社会批评不断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把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,日本抗议,说是政治化。

松本的故事提醒大家,战争遗毒持久。日本经济发达,可历史观扭曲影响外交。中日关系起伏,1972年邦交正常化,2010年钓鱼岛事件闹大,2024年日本加强美日同盟,针对中国南海。松本这类老兵言论虽少,但放大后影响舆论。2024年12月搜狐一篇文章提到松本,评论区中国人气愤,日本网民辩护。现实中,日本年轻人多和平主义,2023年民调显示,多数反对修宪。可右翼团体如日本会议影响政界,安倍时代推慰安妇问题否认。

对比松本和三谷翔,差距大。三谷翔战后反思,参加反战活动,清水英男公开证言,帮助历史研究。松本固守旧观点,忽略日本侵华造成3500万中国人伤亡。国际法庭1948年判处东条英机等绞刑,确认侵略罪行。可日本神社供奉战犯,首相参拜惹争议。2024年8月15日,岸田派人献祭,避开亲自去。中国外交部抗议,说伤害亚洲人民感情。

松本的三个理由本质是军国主义残渣。第一,信仰天皇忽略了天皇制推动扩张,1931年九一八事变,日本关东军自导自演,占领东北。第二,怀念地位忽略了战后重建,日本从废墟崛起成经济大国,得益于和平宪法。第三,否认中国实力忽略了抗日战争贡献,中国战场牵制百万日军,盟军胜利关键。1944年豫湘桂战役,日军推进但付出代价。

日本社会需要正视历史。德国彻底清算纳粹,日本暧昧。2024年观察者网文章说,越来越多日本人自认二战受害者,忽略加害者角色。这让松本观点有市场。教育改革关键,2022年日本文部省修订教科书,仍淡化慰安妇。国际压力大,韩国和中国联合纪念抗日。

松本的执着源于扭曲历史观。他的三个理由听起来自欺欺人,第一信仰天皇,第二怀念地位,第三否认中国实力。这些在日本右翼圈流传,影响小但顽固。对比忏悔老兵,差距明显。日本政府应推动历史教育,亚洲和平靠互信。松本这类人渐少,但教训永存。
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