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300名韩国技术人员被派赴美建厂,遭锁链押走

2025-09-18

“川皇刚喊完制造业回流,转头就把韩国工程师拴铁链,这操作比韩剧还离谱。”

2025年5月,佐治亚州那个被拜登当成政绩吹了一年的电池工厂,设备全装好,就差按开关。现代和LG把30GWh产能、3000个岗位、8100人饭碗全摆在川皇面前,结果换来的是千名警察、装甲车、直升机,一次性抓走475个工程师,铁链直接套脖子上,直播画面比动作片还硬核。

为啥干这种事?理由简单得离谱:签证不对。企业申请H1B排期两年,生产线等不起,干脆用B1商务签把韩国老师傅拉来“现场开会”。老师傅不动手,只动嘴,美国工人按指令拧螺丝,90天轮一班,回韩国喝杯咖啡再飞回来,十年都这样干,移民局睁只眼闭只眼。轮到川皇上台,同一套玩法被定性“非法务工”,一句话,抓。

抓人那天,现场铁链不够用,后到的工程师被塑料扎带捆着走,300多韩国籍、100多全球合作方的人,全按地上,直升机在头顶转,媒体长焦怼脸, dignity 直接清零。工厂瞬间停摆,现代宣布停工,LG叫停赴美出差,投产日期从2025年底直接往后拖一年,新设备躺着吃灰,几十亿美金砸手里。

白宫给出的说法滴水不漏:执法合规,打击黑工,保护本地岗位。听起来没毛病,可一看细节就露馅:厂子里1200号员工,800个是美国人,干的已是体力活,真正高阶调试还得靠外籍老师傅。把老师傅清空,本地一时半会又找不到对口的人,岗位没保住,项目先黄了。

更尴尬的是,这厂子本是拜登2023年拉着韩国签的,拿来给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当样板。川皇2025年初回锅,马上把样板打成“前任遗产”,连带韩国军费谈判撕破脸——川普一张口把保护费从11亿涨到100亿,韩国不答应,反手就来一出“铁链秀”,时间点卡得死死的,很难不让人多想。

对红脖子选民来说,逻辑直接:建厂可以,高薪技术岗必须给美国人。先把外籍技术团队端了,企业要么花天价培训本地小白,要么项目烂尾,反正不能让“歪果仁”把钱赚走。至于是不是误伤产业链、是不是拖死投资,那是华尔街和硅谷的车,跟老铁锈带没关系。

韩国政府除了“深表关切”,只能租架包机把工程师接回家,电影里的“硬刚老美”桥段半秒都没出现。现代和LG吃了哑巴亏,美国媒体顺手把锅甩给企业“钻签证空子”,一句“依法执法”就把程序正义盖过去了。可谁都知道,签证的游戏规则没变,变的是裁判心情。

戏做到这一步,全球最积极的赴美制造业标兵都被铁链教育,其他观望的厂商心里自然打鼓:设备还没搬家,人就先被锁了,这谁还敢把生产线往美国搬?供应链战争打到自家厂房,川皇的“制造业回流”成了“制造业吓退”,红脖子掌声还没停,投资单已经凉了。

更魔幻的是,同样套路放在中国身上几乎不可想象:台积电要是敢带475个老师傅来大陆调试,哪怕手续有点小瑕疵,各地招商办估计连夜开会帮补办,好吃好喝供着,谁舍得锁?换荷兰光刻机团队也一样,恨不得把专家供起来,生怕人家不肯教。美利坚这次反向操作,硬核给全球同行上了一课:效率归效率,选票归选票,铁链归铁链。

短期看,川皇讨好了基本盘,还顺手给拜登脸上甩锅;长期看,高端制造业最稀缺的无非就是熟练工程师,如今“敢来就锁”名声在外,谁还把核心技术往枪口上送?想靠培训本地新人填补缺口?先掏两年学费、再付良品率爬坡的百亿成本,资本等得起算它赢。

铁链声响过后,佐治亚厂房静得能听见灰尘落地,新机器亮闪闪,却没人敢按下那颗绿色启动钮。拜登的样板成了川皇的祭品,韩国企业赔掉基建、时间与体面,美国工人依旧没等到传说中的高薪技术岗,只留下一句冰冷的“依法执法”在风中飘荡。

闹剧散场,投资圈只关心一件事:下一条铁链会落谁头上?全球厂商心里掂量着,还把制造业往美国搬,是嫌脖子不够粗,还是嫌铁链不够长?

新闻动态

Powered by 意昂体育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