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中国在联合国率先出击,带头谴责美国,并公开提出三项要求
2025-10-10
“美国又想把地球绑在导弹上?”一句话把会议室里昏昏欲睡的记者全吓醒。9月26日,联合国那间常年飘着咖啡味的会场,耿爽把话筒往前一推,三句话甩出来,像三颗石子砸进玻璃缸,水花四溅。
第一句:别再鼓捣全球导弹防御网。第二句:把刚搬进亚洲的“堤丰”中导系统搬走。第三句:把“核共享”和“延伸威慑”那套把戏收起来。
现场翻译还没翻完,后排已经有人小声嘀咕:这哪是发言,这是直接点名。
导弹防御听着像盾牌,其实更像一把锁。美国把锁装在自己家门口,钥匙却揣兜里,别人想进门得先敲门求批准。耿爽说穿了:这锁一旦联网,全球都得按华盛顿的节拍呼吸。谁不听话,锁眼一拧,导弹飞过去连招呼都不用打。
“堤丰”更离谱。它落地亚洲,等于在邻居窗根底下摆一门大炮。射程两千多公里,北京到东京都在圈里。周边国家雷达刚捕捉到信号,弹头已经离头顶不远。时间被压缩到几分钟,连喝杯咖啡都不够,更别说开会商量。
“核共享”听着像拼车,其实是借车。美国把核弹租给盟友,按钮还在自己手里。无核国家突然摸到核扳机,条约瞬间成废纸。耿爽直接点名美英澳:核潜艇合作就是公开把核材料往无核国家搬,吨级铀料上船那一刻,不扩散的墙被凿了个洞。
有人翻旧账:去年“康涅狄格”号核潜艇在南海撞了啥,美国到现在没交代。海水有没有被污染?渔民捞到的鱼还能不能吃?问就是“军事机密”。核大国把公共海域当自己后院,出了事连张道歉的纸条都不留。
对比起来,中国的核政策像老式台灯,亮度够用,不晃眼。不首先用,不多造,不拿核武当信用卡刷存在感。耿爽补了一句:核最多的国家先裁,这才像话。
会场外,社交媒体炸了锅。有人贴出美国核弹头数量:实战部署一千多枚,仓库里还躺着几千。数字一摆,再谈“防御”就显得滑稽。你家囤了半仓库火柴,却怪邻居打火机太亮?
更尴尬的是,美国一边拉着盟友搞核扩散,一边对伊朗民用核项目喊打喊杀。双标被拆穿,发言人只能重复“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”。规则谁写的?写规则的人自己先犯规。
耿爽没给台阶,直接甩数据: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涉及的高浓铀,足够做几十枚核弹。澳大利亚本来无核,现在成了潜在核材料中转站。连锁反应一旦启动,日本、韩国甚至沙特都可能伸手要钥匙。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已经倒下。
有人担心:美国会不会干脆退出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》?毕竟前科累累:退出《中导条约》、退出《开放天空条约》,哪天不高兴把核不扩散也撕了,世界只能干瞪眼。
耿爽最后补刀:核大国不是核霸王,占着最大武库就得负最大责任。这句话被现场记者直接做成短视频,播放量一小时破百万。评论区最高赞留言:“建议把这段话打印出来贴在美国核按钮上。”
走出会场,纽约傍晚的风有点凉。有人想起冷战时期古巴导弹危机,十三天把世界推到核战边缘。如今导弹飞得更快,决策时间更短,人类却还在玩同样的游戏。
地球就这么大,核按钮却越来越多。美国想把保险柜搬到自己床头,却忘了火警会烧整栋楼。耿爽今天把窗户推开,让所有人看见里面的火星。
接下来轮到谁灭火?
#新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