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浙江社保变天!企业每月多掏48元背后,打工人养老金能涨多少?
2025-07-18
“社保又涨了,这生意没法做了!”杭州拱墅区一家面馆老板老陈捏着社保缴费单直摇头。2025年刚过半,浙江人的钱袋子就迎来新变动——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从15%涨至16%,每月每人多缴48.12元。钱到底流向了谁的口袋?
一、缴费单上的加减法:早餐钱换养老金?
在西湖区写字楼上班的90后小张,上月工资条养老扣款还是384.96元,心里石头落了地:“幸好个人部分没涨!” 可转头就收到HR群发的邮件:公司人力成本每月增加近千元。
政策底牌其实很透明:
企业多掏腰包:养老保险单位缴费从15%→16%,按最低基数4812元算,每月多缴48.12元
个人暂未跟涨:养老8%、医疗2%的比例原地踏步
基数天花板抬高:上限从24930元提到25830元,高收入群体缴费水位悄悄上升
宁波某服装厂财务小李扒拉着算盘:“20人的小厂,光这一项一年多出1.15万,够买三台缝纫机了!” 更肉疼的是灵活就业群体,台州开网约车的王师傅掰着手指算:“去年缴962.4元,今年按5166基数得交1033.2元,够加三箱油的钱飞了!”
二、钱去哪了?退休阿姨的菜篮子给出答案
朝晖小区的退休教师周阿姨发现,今年社区发的重阳节红包厚实了些。浙江基础养老金从280元提到310元,像她这样的180万农村老人直接受惠。更实在的是医保报销——去年割阑尾自付3000元,今年同样手术少掏500多元。
长期账本藏玄机:
养老金水涨船高:缴费基数每提高1000元,退休后月待遇多拿120-200元
医保报销天花板抬高:温州参保人老李的支架手术,年度报销上限暗涨1.2万
特殊群体获倾斜:80岁以上老人每月多领50元,抵得上两斤排骨钱
但钱袋子紧张的小微企业主有话说。义乌做外贸的陈老板苦笑:“社保+房租+原料全在涨,再这样只能把十人团队缩成八人了。”
三、突围攻略:三招化解缴费焦虑
在余杭创业的95后杨总,把固定工资的30%转成绩效奖金,社保基数瞬间降了1089元。“与其硬扛缴费压力,不如把算盘打得响!”业内人士透露,这些合规操作正流行:
省钱锦囊快收藏:
巧用政策缓冲带:新入职员工前三月可按过渡基数缴费,杭州部分企业省下15%成本
善用数字工具箱:登录“浙里办APP”实时监控基数,发现异常3天内可申诉
抓牢补贴救命草:灵活就业人员别错过补贴,杭州毕业生最高报销2/3缴费额
绍兴的灵活就业者小赵现身说法:“申请困难人员补贴后,每月实缴从1033元降到413元,比上班族还划算!”
面馆老陈最后还是把社保单收进抽屉:“该缴还是得缴,就当给伙计们存养老钱吧。”他新贴出的招聘启事多了行小字:“包三餐+社保顶格缴”——这或许道破真相:每月多掏的48元,表面是负担,实则是人才竞争的筹码。
当隔壁商铺传来“支付宝到账321元”的提示音,不禁想问:用今日早餐钱换明日养老钱,这届打工人的算盘,到底划不划算?
#热点观察家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