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昂体育介绍
蔡磊健康状况最新变化延续七年,倪萍的话语价值持续提升
2025-10-10
点击关注,解锁更多有趣内容!
前几天半夜,看见蔡磊发的朋友圈,我手里的奶茶差点儿都洒出来了。
曾经有医生断言,最多只能坚持3、5年的渐冻症患者,竟然硬挺了整整7年,还说之前被判死定的病友,现在居然活了下来。
之前看到倪萍在活动上哭着说他“伟大、了不起”,当时我还以为只是朋友间的一句暖心话,现在才真正明白,那话里的份量到底有多重啊。
把绝症变成了 战斗目标
在2019年的时候,蔡磊还在京东担任副总裁,过得真是挺顺的。
不到18岁就考上了名牌大学,毕业之后,在三星、安利、万科这类大公司都担任过关键职位。
三十多岁就当上了高管,家里还有一个恩爱的老婆,以及两个孩子。
说句实话,那会儿的他,简直成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。
事业和家庭都搞得风生水起,未来的路看得一清二楚,前途真是广阔得很。
偏偏命运就是喜欢逗他玩,把他整得满是笑料。
那会儿他总觉得身体怪怪的,胳膊怎么也抬不起来,拿水杯都抖得跟筛子似的。
试了好几家医院,最终被诊断出是“渐冻症”。
我特意查过这病,中国医师协会说每10万人里大概就有3到5个人会得,一旦被诊断出来,大多是因为呼吸肌萎缩,没命,平均寿命也就3到5年。
要是换做一般人的话,听到这个信息大概得崩溃了,可蔡磊可没跟着往下想。
让人大吃一惊的是,他竟然辞了京东的职位,明显不是为了在家休养,而是拼命凑钱开了一家叫“爱斯康”的医疗科技公司。
本来挺不错的高管岗位不干,偏偏要去折腾“渐冻症研发”这块硬骨头,是不是奔着受罪去的呀?
后来才搞明白,他是不想坐以待毙。
有人把这病看得像绝望的末路,他却坚持把它当作“必须赢下的战役”。
除了创办公司,他还搭建了个“渐愈互助之家”的平台。
病友们会在那儿晒出自己的病情,分享哪种治疗方法效果不错,找到新的医生了也会打个招呼。
大部分渐冻症患者行动都不太方便,平常出门都成问题,这个平台就像是为他们搭建了个“线上互助圈”。
看到别人依然坚持着,他也不愿轻易放手,原来他不仅自己在顶着,还带着一帮人一起扛过难关。
还能记得那“冰桶挑战”,几年前挺热闹的,就是用冰水往自己头上倒,为了募集渐冻症的善款。
不少明星都踊跃参加过,蔡磊也没错过这个机会。
他面对镜头站着,冰水从头顶泼下,连眉毛都没皱一皱。
他可不是在“演戏”,是真心想让大家都了解“渐冻症”这病。
只要知道的人多了,关注的人多了,研发新药的可能性才能更大点。
抗冻光再牛,心里总觉得热血不足,最实在的难题还是钱这回事摆在面前。
研制新药可真是烧钱如流水,他那点积蓄也很快就花光了,这会儿他想起了直播带货这个办法。
他没认输,反而越拼越狠
蔡磊搞了个叫“破冰驿站”的直播间,主要卖些日常用品,挺接地气的。
原本想着给研发团队集点资金,没想到几天后就有人说“他是在借公益之名谋取私利”。
有人在评论里难听话挺多的,有人说“昔日的高管,现在竟然转行靠卖货赚钱”,还有人直接质疑“渐冻症是不是装的,纯粹为了博取同情。”
那会儿我也有点打鼓,毕竟公益直播翻船的例子可不少见。
到了2023年,有个博主打着为重病患者募款的旗号,结果钱都没个说法就消失了,最后被网友骂得关掉直播。
不过蔡磊没有躲藏,直接把直播的转账记录、科研机构的收款凭证都晒了出来,还承诺每一笔钱都用在研发上,自己一分钱都没动过。
看了那些凭证,我才发现自己想多了。
他哪是为了搞钱呀,真的是走投无路了。
想开发一款新药,光是早期筛选药物就得花掉几千万,靠他自己的积蓄根本扛不住。
直播不仅能筹到资金,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到渐冻症,这其实是两全其美的事。
其实,大家对明星做公益这事儿,期望值高得挺吓人,哪怕一点点动作,都容易被解读得很负面。
钱的问题刚搞清楚,他的身体又遇到了严重的状况。
他妻子在采访时提到,现在蔡磊已经说不出话了,四肢也动不了了,天天只喝流食,未来可能还得做“胃造瘘”。
就是在肚子上打个孔,用机器给他输营养。
我查了一下《中国渐冻症诊疗指南》,看到这是对渐冻症晚期挺常用的方法,想到就觉得挺难受的。
就算这么着,他也没打算歇下来。
他老婆说,他现在主要用眼睛和耳朵来办事。有人把文件念给他听,他用眼神示意改怎么弄。
他以前发表过一句话:“宁愿和渐冻症拼命,也不愿面对绝症的屈辱而死。”
原本觉得这话有点儿言过其实,不过看到他如今的模样,才明白他是真的在拼尽全力奋斗。
有个病友在平台上说,自己多次想放弃治疗,可每次看到蔡磊还在坚持,就又鼓起了勇气。
其实,渐冻症的患者最不能缺少的,不是药物,而是那一份希望。
蔡磊就像个“灯塔”,他不倒,大家就敢继续往前走。
就在大家都为他紧张得直摇头的时候,蔡磊突然送来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好消息。
他提到,有些病友之前被判定必死无疑,但现在竟然还活了下来,还聊到了 AI 和生命科学在其中的作用。
这一下让我彻底理解了,原来当年倪萍会为他掉眼泪,原因就在这里。
倪萍的伟大不是空话
9 月 25 晚上,蔡磊发了一条朋友圈,写到“曾经必死的那些病友如今都活过来了,奇迹还会不断上演”,还说这是“AI 和生命科学即将迎来爆炸性发展的时代”。
一开始我还没搞明白,直到看到一则科研新闻,讲到2024 年会有个团队用 AI 来筛选渐冻症的药物,把原本得花几年时间的工作,缩短到才三个月左右,还找到三种可能有效的药。
原来他提的“奇迹”可不是乱说的。
AI 能迅速识别出药物中有效的成分,还能根据每位患者的基因情况量身定做治疗方案。
蔡磊那公司的“爱斯康”肯定也插手了这件事,他整理那些病友的数据,还有凑的那笔钱,大概都花在这方面了。
以前老觉得“AI 治病”只是在科幻电影里见到的玩意儿,没想到如今真的就用上去了,还真把人给救了。
这一下子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倪萍以前说过的话。
在2024年的活动中,倪萍提到蔡磊,称他已经签署了遗体捐赠的协议。
倪萍边说边哭了,她说:“他真的很伟大,很了不起,我就是舍不得他。”
那会儿有人还说倪萍“煽情”,可如今看看,蔡磊的确是真正配得上“伟大”这两个字。
渐冻症患者愿意签遗体捐赠的事情不算多,毕竟很多人觉得“都这样了,还捐啥啊”。
可蔡磊就不一样,他清楚自己这身体还能帮科研团队查找病因,就算以后走了,也能给其他病友指点个路子。
2023年,有个渐冻症的患者把遗体捐了出去,帮科研团队找到了一些新的致病靶点。说不定未来还能研制出更有效的药物。
如今网上很多人都在说,蔡磊这人,简直就是个“奇迹”。
他打破了3到5年的寿命预期,还推进了AI在渐冻症治疗上的应用,给无数病友带去了新的希望。
曾经有人讥讽他:“有钱再多有什么用,还不是治不好病。”如今,这些人估计都该噤声了——毕竟,钱没白花,努力也没白费,这就已经足够了。
说实话,我之前瞧那些名人抗癌的事迹,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。
蔡磊的事情让我领悟到,在遇到难题时,“不放弃”到底有多关键。
他不算什么“超级英雄”,就是个想坚持下来,也希望能和别人一起活着的普通人罢了。
他现在最盼的,就是这个“奇迹”能发生在蔡磊自己身上。
他为那些病友付出了那么多,也该轮到他自己能好好地活下来。